杏彩体育,FASE 前沿研究:中国食物和农业转型——系统视角
栏目:公司新闻 发布时间:2024-07-19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中国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然而,目前仍面临包括营养不良(营养不足与超重肥胖)、气候变化、资源压力和环境退化,以及日益复杂的全球市场等诸多挑战。本文回顾了中国过去农业食物的发展,并采用系统方法就如何转变中国农业食物系统以实现国家多元发展目标提供了初步的见解。也为其他新兴经济体的农业食物系统转型政策的设计和实施提供了中国方案。

  1. 中国农业和食物的目标已从粮食自给转向多样化目标,包括保护自然资源、减少污染和温室气体排放,以及改善居民膳食营养和保障食物安全。

  4. 提出了转型途径,其中包括重新定位补贴/支持、促进多赢技术、调整投资和金融支持、引导消费者行为,以及促进全球合作。

  过去几十年,杏彩体育登录入口全球粮食安全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然而,气候变化、新冠疫情、环境恶化、贸易摩擦和地区冲突等多重风险和威胁使已取得的进展,并带来前所未有的全球粮食安全和营养挑战。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中国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然而,中国的食物系统目前面临着许多挑战,包括:膳食不均衡导致的超重、肥胖及慢性疾病;资源环境压力增大及气候变化与极端天气造成的不利影响;复杂的国际形势和突发时间加剧了农业贸易风险。现今中国乃至全球食物系统必须抓住窗口期进行转型,本文回顾中国过去农食系统的发展,并使用系统方法总结中国农食系统转型的经验,基于此为中国和其他新兴经济体农食系统转型提供参考。

  20世纪80年代前,中国政府高度重视粮食生产,注重以谷物为基础的粮食安全。随着中国粮食生产能力的快速发展,上世纪十年代农食系统重点向非粮生产方向扩展。随着收入的增加,居民肉蛋奶需求逐渐增加,如何调整农业生产结构以满足居民新的食物需求成为关键。2000年以来,中国人均耕地和淡水资源短缺问题更加突出。此外,近二十年来为实现作物高产而过度使用化肥和农药,造成了大量的农业污染。因此,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和可持续粮食生产逐渐成为了农食系统转型重点。2001年加入世贸组织后,中国农产品市场进一步向国际市场开放。但国内粮食生产缺乏比较优势,农场规模和经营规模偏小,增加了个体农户面临的风险。因此,运用农业补贴等措施保障农民收入,稳定农业生产成为这一时期农食系统转型的重点。

  现今,中国农食系统仍面临着营养不良(营养不足和超重肥胖)、资源紧张与环境退化、国际贸易市场风险增加等挑战。新时代中国提出了健康中国2030、乡村振兴、生态文明、共同富裕,以及碳中和等多元发展目标,推动农食系统转型是实现上述目标的关键。农食系统囊括农业、林业、畜牧业、杏彩体育登录入口渔业、工业和服务业的食品和农产品,从产业链角度出发还包括研发、投入、生产、储存、运输、加工、销售、消费和处置整个过程中的食品和农产品,及更广泛的经济、社会和自然环境。推动农食系统向更可持续、更有效率、更有韧性,以及更具包容性转型,是应对新形势下面临的诸多挑战,实现中国新阶段发展目标的关键。

  必须通过系统方法改革和优化政策、技术、治理、制度和行为来应对农食系统面临的新挑战。首先,应基于大食物观优化补贴和支持政策,促进营养导向的食物生产,多样化的食物供应和消费,降低营养食物的价格,促进均衡饮食和营养健康。其次,应促进交叉技术,包括增产技术(例如精准农业)、保护技术(再生农业)、营养技术(生物强化)以及信息和数据技术(早期预警和响应系统)的运用。进一步加强农业绿色低碳技术的应用和农业减排突破性技术的研发。第三,为食物安全、环境保护杏彩体育、包容和韧性创造良好的融资环境。调整资金方向以实现更加健康与更具可持续性的未来。第四,通过加强膳食指导和营养教育,推广健康饮食,预防与营养有关的疾病。最后,加强全球治理机制和机构协调能力,以应对食物系统风险和威胁,把食物和农业放在优先位置,加大对农业农村的投入,加快科技进步,完善基础设施,推进绿色转型,可持续扩大食物供应。

  在过去的几十年中,中国农食系统的转移重心经历了四个阶段的沿革。步入新发展阶段后,中国提出了多元发展目标,但中国农食系统仍面临着营养不良、资源枯竭、环境恶化等挑战。因此,需使用系统方法推动农食系统转型以应对挑战并实现发展目标。本研究提出了促进中国粮食体系转型的路径。首先,将补贴/支持重新定位于提供营养而且环保的食物。第二,通过改革研发体制,加强技术应用,促进技术多赢。第三,重新调整公共和部门的投资和融资方向,以实现健康和可持续的食物未来。第四,引导消费者改变行为习惯,引导可持续、健康的饮食习惯。最后,推动全球食物安全合作,对保障中国国家食物安全、稳定全球粮食市场至关重要。

  由教育部主管、高等教育出版社主办的《前沿》(Frontiers)系列英文学术期刊,于2006年正式创刊,以网络版和印刷版向全球发行。系列期刊包括基础科学、生命科学、工程技术和人文社会科学四个主题,是我国覆盖学科最广泛的英文学术期刊群,其中12种被SCI收录,其他也被A&HCI、Ei、MEDLINE或相应学科国际权威检索系统收录,具有一定的国际学术影响力。系列期刊采用在线优先出版方式,保证文章以最快速度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