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彩体育官网app交通运输是人类一项最基本的社会经济活动,运输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是社会和经济运行的基本载体运输合同范本标准版。人类很早就开始重视交通运输问题运输合同范本标准版,并把它看成影响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然而,不同时期由于交通运输的发展水平不同,人们对交通运输问题的关注重点也有很大区别。时至今日,在经历了运输技术发展和时间变迁后,交通运输形成了公路、铁路、航空、水运、管道等五种运输方式的基本格局,每种运输方式在基础设施和载运工具方面都有其自身独到的特征。
多种运输方式的同时存在使得如何发挥它们各自的优势进而发挥它们的整体优势成为当今在宏观经济层面备受关注的问题。实际上,不同运输方式间是一种竞合关系。一方面,不同运输方式在相同起讫点、相同方向上的运输是一种替代关系;另一方面,由于运输工具的限制,一项运输活动必须由两种以上运输方式完成,这时,它们之间又是一种合作关系。在经济和社会快速发展的今天,通过多种运输方式共同运作来完成一项完整的运输活动是交通运输的主要特征。从经济学角度看,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综合交通运输发展应当满足资源优化配置的原则,即各种交通资源能够最大程度发挥其效益,同时,也能够为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必要的运输保障。
综合交通运输是一个三维的多因素综合体,包括功能维,即从服务区域经济发展、国民经济发展和国际交流的角度分为城市交通运输、城际交通运输、城乡交通运输和国际交通运输等;结构维,即不同运输方式及其构成;运作维,即一体化运输的运作与管理。它们分别对应经济学中的生产什么、用什么生产和如何生产的问题。我国综合交通运输在功能维、结构维和运作维等方面还存在很多问题:功能维方面,城市交通拥堵,农村交通落后,服务功能不尽完善;结构维方面,运输结构不尽合理,交通基础设施配置需要优化;运作维方面,不同运输方式和交通工具间的一体化水平还较低。
从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角度看,我国交通运输需解决以下问题:进一步加强城市间、区域间交通运输的可达性,完善一、二、三线城市间以及相应区域间完整高效的运输网络,发挥不同城市或区域的比较优势;发挥铁路、公路、民航、水运、管道等不同运输方式的比较优势,保持不同运输方式间合理的比例,避免各种运输方式自身扩张所引发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盲目发展;建立完整高效的一体化运输链条和运作机制,降低社会运输成本杏彩体育官网app,从而降低交易费用,促进交易的生成和发展。要建立一体化运输机制,需要打破运输业分割管理的局面,建立统一的政策制定和规划管理机构。应当通过体制改革,完成一种新的制度安排杏彩体育官网app,建立有利于综合系统管理的交通运输大部制,从宏观经济层面上促进建立综合交通运输体制,促进运输业在运输通道、枢纽建设、运营管理等方面向高效一体化的方向发展,提高基于一体化运输的综合交通运输效率。
综合交通运输的发展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即初级阶段、中级阶段和高级阶段。在初级阶段是不同交通运输方式各自独立发展并初步形成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阶段。这个阶段中,各种运输方式寻求自身的快速发展,客观上形成了服务经济发展的不同运输方式的组合体。中级阶段是不同运输方式已经达到相当规模,它们之间在基础设施、管理运作等方面能够有效联接(硬联接和软联接),并实现高效一体化运输的阶段;而在高级阶段,综合交通运输不仅实现了不同运输方式的高效衔接和有效的一体化合作,而且与环境保护、能源利用率、土地资源利用率等方面相互协调,实现了交通运输与社会经济的良好互动与和谐发展。
目前,我国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处于初级阶段向中级阶段过渡时期。多年来,我国各种运输方式都有了比较明显的进步,但一些运输方式和交通工具还处于短缺状态,交通运输还不能完全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特别是在一些特殊时段。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已经对综合交通运输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特别是对各种运输方式的联合协作及一体化运输方面的要求越来越明显。现代经济条件下对交通运输的要求体现在整个运输链条的完整和高效,运输链条的完整需要不同运输方式间的有效协作,而其高效则体现在运输行为的准时上,即运输服务需要JIT(just in time),这是判断其效率的重要指标。由于长期以来我国各种运输方式基本上是各自独立发展的,不同运输方式之间的有效衔接和协作相对滞后,一体化运输水平较低,综合交通运输效率不高。交通运输是资源消耗的大户,也是环境污染的主要行业,我国交通运输发展需要在土地使用、能源节约和环境保护方面给予更高度的重视和更合理的规划。应当积极推进我国综合交通运输向高级阶段的过渡与发展,降低运输服务的成本,提高运输服务的完整性和整体效率,降低交通运输行业的能耗水平与环境污染,建立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的可持续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为我国社会经济快速、健康、稳步发展提供更好的基础和服务。
(作者单位:北京交通大学,本文为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中国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研究”〔07JZD0012〕和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快速发展中的城市轨道交通政府补贴机制研究”〔11BJL101〕的部分成果)